English

我国民航机队与机场建设同步发展

1998-02-05 来源:光明日报 陆彩荣 我有话说

本报讯(记者陆彩荣)中国民航总局近日宣布:今年春运期间,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,全民航安排加班、包机4256班次。这在我国民航春运史上是加班、包机最多的一年,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航实力在显著增强。

近年来,我国民航大力引进市场机制,在国家同期投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,做到了机队规模增加,机场建设加快,上缴国家利税增多。1997年,我国民航首次出现了机队增长与机场建设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。

民航是一个高投入、高科技行业。长期以来,中国民航发展一直依赖国家投资,数量小,速度慢,机场建设落后,机队规模偏小,特别是80年代以来,中国民航以年均20%多的增幅高速发展,民航两翼极不协调的矛盾更加突出,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。全民航32家航空公司,1996年仅有442架运输飞机,机场142个,飞机数量不及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一家,机场数量也只有美国的五十分之一。

但由于国力所限,机队规模扩大,机场建设拓展,都不可能再寄希望于国家的大包大揽上。民航发展中出现的问题,只能由民航自己去解决。在总结和分析了世界民航业发展经验及形势后,民航总局决定引进市场机制,利用国际先进的融资租赁资本营运手段,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;同时提出“谁投资、谁建设、谁受益”的基本建设指导方针,建立多元化投资管理体制,利用外资和地方建设机场的积极性,将机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。厦门机场以旧候机楼为引资纽带,通过机场建设募集资金,减轻了借贷资金建设机场还本付息的沉重压力,带动新候机楼顺利建设并投入运营。

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了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。据介绍,“八五”期间,民航用于购买飞机的金额达1000亿元,用于机场建设的投资只有110多亿元。而1997年,这种状况得到改观,民航购机资金投入达到1100多亿元,机场建设的投入也达到1000亿元,机队、机场建设开始同步协调发展,彻底改变了民航多年来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偏差。目前,全民航运输飞机已达485架,1997年全年新签订购买飞机97架,引进各类民用飞机48架,为历年之最。其中,空客系列30架,波音系列50架,这些飞机将在今明两年加盟中国机队。

1997年是中国民航有史以来机场建设投资最多、竣工投产最多的一年,机场建设迎来了一个丰收年。民航投资110亿元,地方投资达60亿元以上,使我国机场建设总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根据全国机场发展规划,90年代要对全国40个主要机场进行改造和新建,目前已完成过半。1997年,南京、福州、郑州、贵阳、银川、呼和浩特、南宁、合肥、徐州9个高质量、高等级机场相继建成通航。舟山、延吉、湛江、湖州四个支线机场竣工通航。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,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结构,候机楼前道路修建完毕,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及精装修。上海浦东机场已开工兴建。

新改扩建的机场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机场水平,开始形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机场网络,一举结束了我国许多省会城市不能起降大型客机的历史,为民航持续、健康、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为地方经济的腾飞创造了重要的条件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